麩質就是面筋蛋白,它是麥類食物中最重要的蛋白質組分。面筋蛋白和水親和之后,可以形成龐大的連續性的面筋網絡,具有特有的黏彈性結構,賦予了面食千變萬化的迷人口感。
面包之所以能保持膨松的孔狀結構,面條之所以能拉成細絲,餃子皮之所以能拉伸不破,都是拜面筋帶來的黏彈性所賜。總之面制品的筋力越強,對“麩質”敏感的人就越不適合吃。
小麥是食物中面筋蛋白(麩質)的主要來源,同時,大麥、黑麥、青稞等也能形成面筋結構。
少數人對面筋蛋白有過敏反應,其中最嚴重的一種是“乳糜瀉”,即谷蛋白敏感性腸病。這種病人食用含有面筋蛋白的食物之后會引發小腸黏膜損害和腹瀉,造成嚴重的營養不良。
對于部分消化能力弱的人來說,很難把面筋蛋白的龐大網絡完全破壞掉。未完全降解的面筋蛋白質片段,從受損的腸道黏膜進入血液之后,可能引發免疫反應,造成炎癥反應上升,引來一系列不良反應。這種情況往往被歸為“食物不耐受”反應。
此外,食物不耐受反應往往還伴隨著餐后的疲勞感、壓力感,餐后心跳明顯加快等情況。